《浅水洼里的小鱼》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
新河小学 潘瑛瑛
一、 揭题
1.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8课,浅水洼里的小鱼
2.题目是文章的眼睛,怎样读好课题呢?
二、学习第一节,感受小鱼的困境
1、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?请同学们自学第一自然段,找出有关
的句子,用“——”划出来。
2、“用不了多久,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,被太阳蒸干。这些小鱼都会干死。
”
指读
浅水洼里的水被吸干、蒸干,这意味着什么?
此时小鱼的心情是怎样?
(着急,就读出这份着急,难过,难过地读读 …… )
让我们一齐来读读
3、可面临这种命运的小鱼不仅仅是一条,十条,百条,而是——成百上千条
也许有——几百条,甚至有——几千条。
现在,你的心情是怎样的?
4、出示图片
⑴引入情境
瞧,在这片沙滩上,浅水洼里的小鱼正被火辣辣的太阳猛烈地照射着,此刻,你又有
什么想法?
⑵想象说话
是啊,我们仿佛看见奄奄一息的小鱼—— ,好像听见他们在说—— 不远处就是
大海,就是—— 在大海中就能够—— 可是,虽然近在咫尺,他们却只能——
⑶指导朗读
他们是多么痛苦,多么绝望啊,让我们来读出它们的心声。
引导用第一人称改写句子读。
三、 学习第二至第六自然段,体会男孩的心声
1、 如果此刻你就在这片沙滩上,你会怎么做?
有一位小男孩像你们一样善良,有爱心。
2、小男孩是怎么做的呢?请大家默读2——6节,找出有关句子,用“波浪线”划出来
。
3、“他走得很慢,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,捡起里面的小鱼,用力地把它们扔
回大海。”
⑴齐读
一般,描写动作的句子,哪些词要加重语气读?(动词)
这一句有哪些动词呢?请大家用圆圈圈出来。
交流,朗读。
⑵表演读
我想请两位同学合作读,一位读,一位配合动作表演。谁自告奋勇?
⑶体会累之一
(指表演的那位学生)小男孩就是这样不停地捡鱼,扔鱼,他蹲下又站起,蹲下又站
起,再蹲下再站起。
孩子,你觉得累吗?小男孩也会觉得累。
可他为什么不歇一会儿呢?
他是多么在乎这些小生命啊!齐读这一句。
⑷体会累之二
还从哪个词语感受到小男孩的累?(用力地)
一次次地用力,怎能不累呢?那为什么要用力地扔?
原来这用力一扔,扔出的是生的希望,引读
⑸体会累之三
还从哪个词语感受到小男孩的累?(不停地)不停意味着?
可是,即使这样累,即使这样不停地捡鱼,扔鱼,能拯救所有小鱼的生命吗?
小男孩知道吗?
那为什么还要捡?而且不停地捡?你们说他可能在想什么?
⑹ 从“走得很慢”你又读出了小男孩心里什么样的想法?
这就是小男孩的心声,引读
4、他不停地捡鱼扔鱼,不停地叨念着:“这条在乎,这条也在乎!还有这一条、这一
条、这一条……”
⑴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?
⑵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子,看看你们是否有着同样地心动。
⑶你从这两个“不停地”感受到什么?为什么着急?
⑷时间就是生命!所以小男孩会说,引读“这条在乎,这条……”
小男孩又说,再次引读
小男孩说了还说,三次引读
⑸小男孩就是这样不停地叨念……仅仅是这几条鱼吗?
在男孩心中,他在乎的其实是生命,他珍视的其实是——生命
这一声声的“在乎”就是告诉我们要——珍爱生命
四、 升华主题
1、 同学们,如果当时你们就在那片沙滩上,你会怎样回答叔叔的话?
2、老师又被大家的真心所动,送给大家一首诗,齐读
我 在 乎
水中鱼儿回不了家,
谁的心里最在乎?
林中小鸟飞不上天,
谁的心里最在乎?
丛林小鹿受了伤,
谁的心里最在乎?
我把鱼儿送回家,
我让小鸟飞上天,
我帮小鹿把伤治。
你的自由,
你的快乐,
我最在乎!
2、 除了它们让我们在乎,你还在乎什么?
3、 口头模仿作诗
板书:
浅水洼里的小鱼
弯腰捡
小男孩 不停地 用力扔 珍爱生命
叨念 “在乎”
教后反思:
凡事就怕细想。一节课下来,再去琢磨的时候,觉得很是失败。
我的本意是要把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渲染的,因为我想要凸显出成百上千
条小鱼困在水洼里,生命危在旦夕的危急。如果能让学生融情入境,对小鱼的痛苦和
绝望有更深的体会,就能对理解下文起好铺垫作用。
但是,课堂教学的时候,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。究其原因,该深入的没有深入,每
个环节,每个点都是点到即止,没有抓住某一生发点拓展思维,加深体验。如果是其
他老师执教,我想不会出现这种情况。因为,在学生情动于中,想发表自己想法的时
候,我不顾他们高举的小手,已经出口的想法,强制引入下一个环节;在学生已经有
所感悟,感悟到浅水洼里的小鱼恐惧、紧张、伤心、绝望的时候,我没有深挖下去,
只满足于“请你读出这份紧张,用你的朗读表现恐惧”之类貌似有效实际无效的噱头
。我在设计教案的时侯,也没有深入思考。
第二部分教学的时候,显得凌乱,没有清晰的主线,相反,都是零碎的问题,大半时
间都是师问生答,就如周老师所说,犯了低段语文教学的大忌。另外,恰如其他学员
评价的,没有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,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,预设过强,生成不够。
(在此,非常感谢给我提出意见的老师们!)
我觉得,课如其人,一节课就能凸现一个人的特点,放大他的优缺点。这节课也使我
再次认识到自己的缺点,比如,预设教案的能力还非常不够,对学生学情的考虑不准
确,最缺的是课堂调控能力,临场机智,对课堂有意义生发点的敏感性。性格上最大
的缺点是缺乏热情与激情,为人消极,口头表达能力很差。尤其是上课紧张,放不开
。我很想改变,我愿意一点一点地努力。
另外,附一点对于教师语言的想法:
很多老师都曾经跟我说,我教高段语文的时候,对学生的回答往往有一个概括提高的
评价,这是可以的;我教低段的时候,这样的评价往往就是堵住了学生的发言,阻碍
了他们思维的生发,因为我一开口,就把学生可能要讲的都讲完了,我把他们能感悟
的都概括出来了;而且,学生往往听不懂我说的话,或者似懂非懂。所以这时候的评
价语起到了相反的作用。
周老师说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,教学要扬长避短。这句话给我们很多思考。因为
我平时话不多,说出的话常常是简洁概括的,作为一个老师,既是一个优点,也是一
个缺点。低段语文老师的语言,亲切有亲切的亲和力,简洁有简洁的干净利落。语言
风格可以各有特色,但始终要坚持一个中心,就是要为学生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