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浅水洼里的小鱼》第三轮磨课
今天,我们低段语文组进行了第三轮磨课。今天我们很有幸地邀请到了奉化教师
进修学校的糜松旭老师。
今天的磨课过程由三部分组成,先是王玲老师进行执教,然后由王玲老师进行简
易说课,最后由糜老师针对本次主题对王玲的课进行点评。
先将糜老师的评课稿上传,请低段各位老师结合糜老师的评课稿进行教学的反思
。
针对“科学解读文本,正确把握目标”糜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:
1、对学情的把握(我想学情分析也是各位老师把困惑的吧)
(1)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什么?
(2)学生新的要求,增长点是什么?
2、这一课在这一册及这一单元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?
《浅水洼里的小鱼》本来是第一单元的倒数第二课,如果按正常教学秩序来说,
到这一课时学生已了解了这一单元的主题。可是,现在却是把《浅水洼里的小鱼》拿
到了第一课来上,所以要无痕、自然地突现主题。在这一单元中,语文园地“读读说
说”中有这一样的一道题,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。这题是在语文园地中完成还是在课
文中结合起来说?这一点可以请大伙儿思考一下。积累有多种积累,句式的训练也是
一种积累,我们要注重积累。
3、三维目标的整合
(1)以认知能力为例:王老师说的是“认识文中的7个生字”。其实在订目标的
时候应该这么定“用什么方法去认识这些字,比如说可以借助拼音识字,在语境中理
解……“有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后,下课后就可以去检查了。
(2)通过各种读让学生明白补困的小鱼其实是很多的,通过”吸干、蒸干、干死
“让学生感受、体会、理解。(这里糜老师也指出:目标中用词的定位一定要准确,
是感受就是感受,是感悟就是感悟)。
关于目标,糜老师在王玲说课后提醒各位老师,先订目标这是一种意识,有目标
才可以进行操作,定目标时要把握整体。要打破习惯性的思路,不要只为一课而设计
目标上课。比如说,《浅水洼里的小鱼》重点就应放在“小鱼被困、对话的朗读、标
点”。
4、教学重难点
以下是对王玲执教的课进行点评与指导
1、课上的动画可作为课前谈话时用。上课伊始可从“水洼”入手。
师:你见过水洼吗?生肯定会说是水坑。
师:一般来说水洼不深所以里面的水也不多,所以还可以加个浅字。
2、初读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标自然段序号,划划词。划的词要反馈要检查。
(1)“在乎”的“乎”单个读hū,和“在”连起来就念hu,强调变调。
(2)把有“在乎”的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子读好,把后面5、6自然段有“在乎”
的句子读好。
3、再读时提了问题“谁在干什么?”这里多叫几位学生说,说完整说到位。
捡小鱼、扔小鱼在课文的2-6自然段,那第1自然段在说什么?要求学生连起来说
,如果学生有困难,可采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说。
4、自由读的时候,老师问:“你仿佛看到了什么?”这里做得好,如果这样做
会更好。
(1)先让学生说说第1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,然后开小火车读。读的过程中可以
大概说一下这一句话的意思,让学生有个初步的感知。然后再细读再感悟。
(2)在说被困的小鱼很多时,王老师联系了下文的“成千上万”这一点做得很好
。“吸”的学习也做得很不错。“蒸”字的学习是否可以结合图片学习,通过理解”
蒸“的来历,来认识字形,理解字义, 要求此时可以扩词,如蒸馒头、蒸笼……并思
考:太阳没有火怎么也有蒸?
(3)小鱼为什么回不了大海呢?回扣“困”。“困”字的解释出现叫学生选择,
然后从生活中去理解“困”。如:小鸟困在笼子里。我被困在家里。通过实例来指导
朗读。
5、把后面的过程放到第二课时去学生。比如可说:下节课我们要学习小男孩捡
小鱼的过程,还要学好他们的对话。这样的小结语其实也提出了下节课的学习要求。
6、再读词语,进行生字的复现,在学写生字之前训练语文园地读读说说的“把
被字”句式变化。
听课老师可以在下面跟帖补充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