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浅水洼里的小鱼》课后反思
沈莉伊 发表
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“在读中整体感悟,在读中有所感悟,在读中培养语感,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。”本课设计旨在有限的空间、时间里,多读、多思、多说,多听、多做,让他们在合作、交流、思考中感悟生命的可贵,懂得要保护动物,珍惜生命。这节课的教材,我遵照作者的思路,很自然地步步导入,像这样的课文,我觉得应这样,如涓涓流水,细细道来,很多语文课都应该这样上。撷取几个教学片段反思如下:
环节一:展放课件,创设情境 (大海——美丽的小鱼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生活——海浪——浅水洼的小鱼),导入新课。
反思:美丽广阔的大海,巨大的海浪,浅水洼,引人入胜的课件把学生带入了文章的情境,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学生,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,为学习课文做好了情感铺垫既让学生了解大海是鱼儿的家,幸福家园,而且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了“浅水洼”这个词语。
环节二:
师:小鱼被困在水洼里,回不了大海了,回不家了。
此时,小鱼会想起谁,会想些呢?
(大海、亲人们、同伴……)。
师:是呀,鱼儿以前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,是多么幸福,多么快活!(播放鱼儿在大海快乐生活的录像片)可是现在,这样的生活已经慢慢离它们远去了,没有了妈妈,没有了伙伴。它们现在被困在浅水洼里,回不了大海了。
指导朗读,读出小鱼此时的心情,指名读,齐读。
反思: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,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。播放鱼儿在大海快乐生活的录像片,唤起小朋友喜欢鱼儿,从而使学生体验感悟鱼儿此时的心情,从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,为有感情地朗读打好情感基础,为下文与小男孩的产生共鸣做好铺垫。
环节三:
师:太阳光炙烤着,沙粒变热着,水温在升高着,水洼里的水正在逐渐减少着,用不了多久,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,被太阳蒸干,这么多的小鱼只能眼巴巴地等死,这么多的小鱼正面临死亡呀,
此时此刻,你仿佛看见小鱼怎么了?你仿佛看见了什么?你仿佛听见小鱼在说些什么呢?。(课件出示:我仿佛看见小鱼 。我仿佛听见小鱼在说:“ ”)。
师:此时此刻,你是怎样的心情?(难过、悲伤)带着这份感受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。(配乐)
反思:为学生营造一个有情趣的对话平台,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想象和拓展的空间,让学生想说,敢说,有话可说,让学生的想象驰骋,还给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。让语言表达和情感的熏陶相得益彰。
环节四:(1)出示“他走得很慢,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,捡起里面的小鱼,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”
(2)请你再读读这句子,把小男孩救鱼时表示动作的字圈出来。(走、弯、捡、扔)
(3)同桌互相合作,一人读,一人演,把小男孩救鱼的动作演示出来。
(4)老师请一个同学演示一下小男孩的动作,其他同学来做小评委,等会儿来评他演得好不好?还要说出理由。随机指导朗读。
反思:阅读是读者与文章实现心灵交流的生命历程。培养学生具有感受、理解、欣赏的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。有针对性地思考、讨论,挖掘了学生的情感体验,激发了学生的个性表达,在讨论中增强了感悟,丰富了体验,训练了思维和表达,同时也受到了保护动物、珍爱生命的教育。
这堂课,读、说是很充分的,以读、悟为主线,逐步引导由读通到读懂,再到有感情地朗读,落实读的训练目标,重视读的实践过程,在读中理解重点词句、课文内容,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。